西楼别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西楼别序表达了什么)-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西楼别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西楼别序表达了什么)-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题目:以西楼别序——感慨时光流转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而苏轼的《以西楼别序》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别序文章之一。苏轼在文章中形容了与好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通过阅读《以西楼别序》,我也深深感受到了这种情感,并在心里为这些文字点赞。

文章一开始,苏轼就写到“六月二十七日,吾与裴度、刘景文、汝霖、元晦、李景星、李之仪、元宏、晁补之、侯古通,同游于西楼之下”。在这句话中,苏轼自然而然地将他与诸友相聚的时间点与具体地点相扣合,并在之后的篇章中详细叙述了这次离别的来由和情感状况。通过这样的方式,他拉近了读者与自己的距离,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悲愤和缱绻。

接下来,苏轼写到:“寓意此意,兹寥廓桑土之间,谷神不以为然,韩愈亦以为过,予独以为美,且尝以为江山。”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即使是后世的文化名人韩愈也认为这个地方一般,但是苏轼却在这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美和心灵安放。这也让我想到,有时候,我们也许可以从平凡中发现美,从最不经意的一瞥中发现前所未有的灵感。

之后,苏轼让我们看到了他与好友相聚、告别的过程,以及他的内心波澜。他写道:“因其为惜别之意,且道途将杳,意气相投,乃挥橹涉湘,各为东西。寓言曰:天寒地冻,无柏可依;大江南北,知音难觅。”他把自己与好友的依依惜别比喻为枯寒的环境下无依无靠的感觉,以及望尽天涯的远行万里中的知音难觅的感觉。这些比喻非常到位,让我对这些情感有了深刻的了解。

对于时间流逝,苏轼也有着深刻的感悟。他写道:“年亦将暮,万物亦凋;山川草木,皆有生死,孰无道路中人者?尔来四年,不觉老矣。”他让我们看到了岁月无情地流逝,以及时间带给我们的不可逆转的磨损和变化。这种看似悲观的感慨却又充满了内心的力量和独立的人格。

最后,苏轼写道:“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同欣,贫贱不可同恶,前事不可知,后事不可议。然犹有一事,足以慰百忧,当此之时,人胜为悲,然亦有笑者。何事蓝田生?其为人也如彼乎?”他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说出了自己对于人生的认识。在他眼中,人生的贵贱或许会有区别,但是对于“前事”和“后事”,我们都无法掌控,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当下,抓住那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快乐和笑容。

通过阅读《以西楼别序》,我也陷入了这位文化名人的情感世界。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出了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慨。这种深入人心的情感,引发了我的思考与共鸣。我相信,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拥有这种感悟和人生见识,才能在压力和繁忙的日子里,找到那一份慰藉和宽广的自己。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7788846.com/8UZixdC6ON2n.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