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西施几度。青蛙不语,水流芙蓉。”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所唱的一句佳句。青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个耐人寻味的形象,能够引发人们的联想,唤起人们的情感。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青蛙有着神秘的色彩,出现在各种诗词歌赋中。
然而,在近代文学中,青蛙的形象则越来越贴近生活。这时候,青蛙不再是仙境中的神秘动物,而是成了我们生活中细微而有力的“朋友”。
咏青蛙的古体诗《蒲团修禊咏青蛙》中写到,“宜昌闲眠定不扰,下客恰傍池塘乐。一声枝上又一声,更在壶中伴冷月。夜夜有过园子者,能留号策到泉边。春来每共慵坐听,蛙鸣不觉满庭田。”这首诗中,青蛙就成了诗人闲逸生活中的陪伴。不知笛韵萦回,尘客萎溃,此时古人对青蛙的情感定格在了愉悦、安逸上。
与此不同,近代人对青蛙的情感则更多地表现在对自然、动物的保育之中。华岳书院创始人黄宾虹先生曾成言:“小动物并不应完全是生态物种研究站和博物馆里的化石,它们应该同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联。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关注小动物,爱惜小动物,并且让它们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这样的形象换成是一个可亲近的“小伙伴”。人们了解到了青蛙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重要联系,变得更关注它们的生存环境,并试图为它们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同时,人们在更多的场合中能够亲近青蛙,欣赏它们的唱腔,在对待小动物的过程中意识到了对我们自己的生活也有所提醒。
事实上,把伴侣、义工、机器人和其他智慧生命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强有力的趋势,即人们开始将各种角色视为行为和情感排序的同等对象。这就衍生出了另一个新问题:面对如此多的“小伙伴”们,分别花费多少时间去关注和响应它们的期望,成为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话题。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是否还能有足够的空间,去倾听那些稚嫩的“呱呱声”?是不是当我们下意识地轻轻踩上一片草地时,就已经剥夺了很多生物的老家?人对自然对动物的主宰意识,是否在过度地忽视了对于它们真实权利的敬畏?
咏青蛙的情感已经不止是单纯的赏玩和欣赏,它又回头成为了一种自然与人类和战之间的全新状态。要发现这种状态,必须积极融入大自然、具有自发地维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精神,并能够在情感和观念上与青蛙联系起来。
如果这样做,我们就会发现,自然不止是一个别致的背景,动物不只是枯燥的物种论。青蛙,也许仍像希腊神话中那只帮助恢复健康的金融一样,它既是我们的伙伴,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寄托。
咏蛙所表达的情感(咏画障表达的情感)-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编辑:星座解析
•
•
阅读:-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7788846.com/mnEA4vx0bm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