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三峡表达作者什么样的心境)-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三峡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三峡表达作者什么样的心境)-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三峡》——作者内心的悲与喜

人们往往会把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看成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但在诗歌中,这两者往往会融为一体。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的是一处人间仙境,但人能够看到的美景大多取决于自然景观的陪衬。唐代大诗人杜牧笔下的黄山山峰雄奇秀丽,但何以珍视黄山也是因为山下的村庄、湖泊、云雾等等。中国现代诗人郑愁予的《三峡》也是这样一首融入了多重情感的诗篇。这首诗里,“三峡”不仅仅是壮观的峡谷景观,也是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缩影。因此,我认为,在《三峡》中,郑愁予的内心体验主要表现为悲和喜。

  首先,诗歌的背景是人民和历史的悲剧。有些人会说,三峡本身就是一处隔绝了江南和川北的重重关防的峡谷,完全没有为这个流域带来什么好处。这一点也是在三峡大坝修建前后引发的热议中常常听到的。但无论如何,三峡洛阳桥之战、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江战役都曾在这里发生。诗中所涉及的鹦鹉洲,是因为盘匀(亦作“盘云”)之战,赤单位军攻下开江要道而被汪精卫流亡泰国的高岗所扣押,后被淹没在水下,成了水底七星岩的一部分。在这片土地上,多少革命志士为民族独立和人类前途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历史事实。能够想到这些,郑愁予内心的感受当然首要是悲伤。

  其次,诗歌表达了对家园及其美好的赞美。城市化带来的常常是社会利益与环境冲突的难题。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往日的小巷弄堂,让许多人为生活忙碌却失去归宿感。人们在大城市与电子设备之间往返奔波,反而曾经蓝天、白云、江河等等触手可及的自然之美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啊,这一切绿水青山的东西,都在地球其他地方可以找到”,也许正是许多人以为的。然而,郑愁予的诗却表现出一种对家园的热爱和对自然环境的亲切感。它不仅是自己的眼前美景,它更是一种温暖、亲切,让人觉得“自儿时起插在心里的一根情节尾椎,已经找到了成功的出路”。

  综上所述,诗人郑愁予在《三峡》中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包含了大量生动的泪水与欢笑。同时,他的诗歌表现了对于历史悲剧的怀念、对于自然环境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情感厚度。毫无疑问,这首诗的精神内容与意义对于我们当下的社会意义形态而言,仍是有很大的启示与提醒。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7788846.com/anekX3kVpQdP.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