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变化(灯笼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在文中有怎样的变化)-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归来终须眉发白,岁岁花前常病痴”的著名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岁月的无情。同样的情感,也出现在宋代文学家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离家闯荡五百年之后,终于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如来佛祖的赏识,成为了一名天官大将。但当他回到花果山时,却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助:那些曾经与他一同生活、一同打拼的猴子们都已化为灰烬,安息在深山之中。这份不舍、这份惆怅,成为了猴王心灵深处无法磨灭的印记。
吴承恩的小说,以及后来的文艺作品,把这种人类情感的困顿、深情刻划得淋漓尽致。其中,《灯笼中》就成为了诸多佳作中的一篇代表。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年轻人孝敬母亲却被误解、被斥责的经历,以及他通过点滴行动回报母亲恩情的心路历程。
只是看着,你可能会觉得故事有些老套。然而,当你真正沉浸于小说中,体会到作者随着整个故事对主角情感状态的塑造,你就能意识到,这个故事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表面上的那些情节。
小说开头,主角阿龙的情感状态是纯净、澄明的。他以孝敬母亲为己任,觉得母亲养育之恩,永世难忘。这种状态是多数人都能理解和共鸣的。
但很快,故事的情节走向发生了变化。在母亲去世之后,邻居们开始放言,指责阿龙“忘恩负义”,因为他在母亲病重的时候并未日夜守护,而是在外面偷偷赚钱。这个指责,打破了阿龙一直以来对人性的仁爱信仰,令他感到失望和绝望。母亲所留下的那盏灯笼,也成了他情感的象征。
接下来的故事,是阿龙不断挺起胸膛的心路历程。他坚信自己是有良心的人,而那些狭隘、自私的邻居们,则是披着仁义面纱的魔鬼。他不仅愤怒,而且默默地付出,在他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别人做好事。这些好事,并没有救赎他的良心,也没有改变邻居们对他的看法。但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真善美的体现,在他的心中,他始终拥有一盏灯笼。
这样一个对于“善恶”初衷这样单纯的角度而言,似乎是过于天真了。不过,小说通过描写主角的情感变化,揭示了更为深层次、更具普遍意义的情感——试图做好事,同时却面临着严酷的责难和指责,而这种责难和指责如何地摧残和涤荡人的良知和信仰。在这样的情况下,主角阿龙开始领悟到,所谓的“慈悲为怀”,不是只有依赖传统道德和社会现实存在的,而同样需要自己的不断而深刻地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释放。
因此,《灯笼中》这样的情感作品,就成为了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内心、重新审视自己信仰的重要源泉。因为每个人都会遭遇没有选择的压力、不同意见的冲突以及来自人类道德科学的挑战。你所能做的,只是把自己的内心保持得尽可能纯净,保持对初衷的忠诚,并且坚信,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之所以心灵不会迷失,是因为我们心中仍然有一盏永不灭尽的灯笼。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7788846.com/IPDOVSqeprC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