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表达了什么情感(浮生若梦表达了什么感情)-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浮生若梦”,表达的是对人生那种短暂而又无根的衰败之感。出自道教《南华经》“大丈夫浑身是胆,诚信为纲。今日舍我其谁!”后引申成“此生如梦,唯真爱和诚实至上”之义。小说中描述了贾、舒、史、王等世人境遇的差异,生活的事物建立在短暂的欲望之上,被无数的物欲与社会枷锁交织所笼罩。是的,尽管世间繁华万众,但是人们的欲望如陶醉一般的闪烁着,往往在他们刚刚想起,即将实现之时就消失了,无声无息地,在“浮生”一词下暗藏的无望中消逝。因此,这种短暂而又无根的衰败感,实则是人类弱小的陈述,是自然律的讽刺。
“浮生若梦”,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的深刻思考,和个人主张的悲观主义倾向。整部《红楼梦》从开头的“坠入尘俗”到结尾的“黄粱美梦”,无不呈现了一个悲情主义笃信者婉转地对现实社会的审美和人类终究无法从步入“诚实至上”之路的无奈。笔者认为,小说从“珍玉比云”到“余家庭小住”几乎所有的情节都发生了助推人类不断向死亡与腐化消亡的过程,而这种过程不但在现实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涵盖着诸众在梦境之中的腐化、疯狂、以及唯有死亡之后的荒诞和黑暗。悲观主义申明着在现实世界中,以优良品质和诚实为主宰的牢不可破,在人类不断的追求之时,只能跌入一场不可思议的崩塌之中。
“浮生若梦”,还寄托了人类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执念。小说中所表现出的悲观主义精神意味着对于美好未来,对于通过净化身心快乐幸福之境的追求,人类必须坚信。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类的存在看作是“若梦一场,唯一神圣爱情永远延伸“的缔造和主宰,挽救着世间短暂的生、无常的至和、无望与莫回。因此,人类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浮生若梦”中最触人心弦的部分,也是悲观主义真正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我认为,“浮生若梦”所折射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深刻思考,又有人类的无奈和渴望。这种情感,虽然颇具沉重和无助感,但仍然极具启迪意义。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于人类本身的理解,也是它所耐人寻味的精神情感内涵,是一本值得深度探讨和研究的经典名著。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7788846.com/Bx6vwusBYP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