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郑风子衿表达的情感(其艺术特色是什么)-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子衿,夫行,君子靡所好。
“子衿”指代女子,表示自己的心意,“夫行”则是表示男子的言行。诗歌开头就道出了一种常见的情况:男子并不喜欢紧跟自己的女子。这并不意味着男子不爱女子,而是源于夫妻之间的普遍心理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子的性格刻板,不太愿意言传的主题、积极地表达心里的情感。女子则善于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相处的方式,是中国传统家庭关系中存在的一种弱化的心理差异。而诗歌本身则是表达出了真正的爱情。
见兔于门,忘其根本。君子得其祖,小人得其间。见兔于窟,莫逐于隙。
女子在情感方面表现更为主动,所以这里出现了“见兔于门”的情境。这里的“兔”可以理解成男子。所谓“见兔于门”,就是当自己看到男子走过自己门前时,就要到门口去迎接他。如果这样做,那么就会忘记自己的本心,而变得越来越跟随男子的喜好。这显然是不利于爱情关系的。而“君子得其祖,小人得其间”与“见兔于窟,莫逐于隙”的暗示,也是表达了一种爱情观。即唯有大度、成功人的心态,才能稳固地建立爱情关系。
擢发君兮,归妫汭。济彼将兮,吾与尔绝。耿耿不寐,如有隔山。不采其芝,其叶亦匪止。
诗歌中男子的动作更为细致、柔和,让人感受到了男子的细微之处。男子这时候擢起女子的发丝,辅以女子母亲归妫汭的词语,深情款款地呈现了幸福的景象。而“济彼将兮,吾与尔绝”则是传递了一种遗憾的心态。男子与女子相处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两人的情感却已深厚无比。在男子出征时,两人的心中都有着不能描述的疑虑与惆怅。而“耿耿不寐,如有隔山”则更加显现了此情此景。两人无法在一起的惆怅,始终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时候,男子开始表达自己的真正情愫。他虽然不会采芝,但女子的芳心却让他无法抹去。
子之汨兮,或从或戕。或娶或为婢,女子何求。子之沱兮,或从或剌。或娶或为妇,不得安处。赏罚之轨,不中于情。
诗歌的最后段则是对爱情的再次磨砺。男子和女子的缘分虽然已很深,但缘分本身也有其无法控制的因素在。男子出征,也许会成为彼此的阻碍;女子既已到达一定年龄也许会嫁给别人,这种状态可能是不可预测的。而“赏罚之轨,不中于情”也是在表达一个观点,人们的固有观念和承诺体系并不能代替爱情。即使存在爱情,也会因社会制度和个人意愿的冲突而产生高涨。
总言之,诗歌《郑风·子衿》通过生动的情景、深刻的心情表达,体现了一个爱情故事的画面。读诗之人,可以从中感受到深沉的情感和憧憬的美好,也可以从中领悟到传统爱情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深厚内涵。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7788846.com/9kRLSvMRaUuz.html